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
歡迎光臨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
20211129曹耀鈞

貨幣政策並非通膨唯一解方!日本經驗:還需企業良心和媒體監督支持

曹耀鈞/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特聘研究員
 
英國的《經濟學人》(The Economist)週刊最新一期有篇文章,題目是《日本的通貨膨脹率靜止不動,令人好奇》,文中指出世界各地受到疫情的影響,產品的上、中、下游供應鏈大亂,供給面的成本因而提高以致各國進口物價都在飛漲,日本當然也不例外,其10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7.9%,是40年來的最大增幅。許多主要國家的物價上漲程度,都已經超過了各國中央銀行設定的警戒上限,如美國10月份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(Core CPI)上升4.6%,英國增加 3.4%,德國也增達2.9%,但是日本卻依舊在0%邊緣徘徊!
 
從這篇專文即拋出了令人納悶的疑問,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其實,日本可以說是20多年來貨幣寬鬆的先驅者,早在1999年2月,日本央行就實施所謂的「零利率政策」,而其寬鬆政策多年來並未明顯改變,所以許多國家包括台灣在內,所面對的游資充斥情況,日本亦復如此。但我此處要強調的是,面臨相似的國際處境,欲解決通貨膨脹問題,貨幣政策並非唯一解方。而日本目前因為憂慮通貨緊縮,正嚴肅思考從財政政策的支出面增長,來刺激通貨膨脹。相對的,我國面臨嚴峻的通膨情境,卻暫時無法採取收縮貨幣政策之際,建議應可從財政支出面的收縮,來緩和物價的快速上漲。
 

【物價一旦上調,無法下降的僵固性將由全民承擔】

日本還有令人驚奇的狀況值得一談,雖然美國進口牛腩肉在日本的批發價已飆升到去年的兩倍價格,但根據外電報導,日本的指標性牛肉蓋飯連鎖店之一「Sukiya」卻仍不願調高商品的價格,該公司明確指出:「我們希望儘量壓制漲價,不想給消費者帶來損失」!也就是說,類似這樣的日本商家,不願意將進口價格的上漲轉嫁給消費者。不但如此,日本的媒體也會盡力地幫助消費者維持物價正義。如同前不久,醬油生產商「龜甲萬」調高商品價格4%至10%不等,類似這樣個別廠商調整商品售價的消息,在美國和台灣,可能沒人會知道。但是在日本,它就極可能成了全國新聞。也就是說,大多數的日本生產者為了消費者設想,會自動減縮本身利潤,自行吸收額外的進口成本;此時若有少數業者帶頭上漲,媒體更必定令其成為全國注意的負面焦點。

 

當然,也許有人會從成本轉嫁無力或需求不足的角度來說事,這些論述確已較為眾人所熟悉,而且似乎對於政策建議幫助不大,所以此處暫且略去不談。再從我的觀察,的確有一些國家的商人,似乎不會放過任何即刻漲價的機會,同時又會大言不慚的將漲價理由歸咎給國內外大環境使然。而多數的媒體亦不明究理,隨之起舞,殊不知物價每次貿然上漲,價格日後會面臨下調不易的僵固性,只會讓普民受苦!

 

【廠商的良心和媒體的熱心,協助政府的用心】

獲悉,經濟部長日前緊急召開「穩定物價交流會」,包括永豐餘、統一、黑松等大廠都表態支持價格平穩,均承諾年底之前不會任意調漲商品價格。也與六大量販店、賣場業者討論設置「平價專區」,推出抗漲的民生商品,政府積極防範人為哄抬,抑制物價失控,實應給予高度肯定。

但是,面對當前物價情勢,行政院則應儘速指示財政政策搭配貨幣政策。企業更應拿出商業良心,切莫趁機混水摸魚調高售價。不過,在整體的企業道德水平短期尚未能自我提昇的現實下,搭配媒體的強力監督,應是另一個重點。

 

原文網址  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forum/20211128/T7ASC65DVBAIXO2MM5HW6ZR7VQ/  (2021/11/29蘋果新聞網)